主流A/D转换芯片学习详解(1):美信MAX197
A/D采样及MAX197应用
MAX197的内部核心部分是一个采用逐次逼近方式的DAC,前端包括一个用来切换模拟输入通道的多路复用器以及输入信号调理和过压保护电路。其内部还建有一个2.5V的能隙基准电压源,管脚如图3所示。

图3 MAX197引脚定义视图
MAX197既可以使用内部参考电压源,也可以使用外部参考电压源。当使用内部参考源时,芯片内部的2.5V基准源经放大后向REF提供4.096V参考电平。这时应在REF与AGND之间接入一个4.7μF电容,在REFADJ与AGND之间接入一个0.01μF电容。当使用外部参考源时,接至REF的外部参考源必须能够提供400μA的直流工作电流,且输出电阻小于10Ω。如果参考源噪声较大,应在REF端与模拟信号地之间接一个4.7μF电容。模拟量输入通道拥有±16.5V的过电压保护,即使在关断状态下,保护也有效。
通过将控制寄存器的ACQMOD位置0可选择内部采集控制模式。在内部采集控制模式下,写信号脉冲将开始一个由内部定时控制长度的采集间隔。在6个时钟周期长度的采集间隔结束时,将启动下一个转换。
在内部采集控制模式下,MAX197的模拟信号输入电路拥有5MHz的信号带宽,当使用内部采集控制模式并使用外接2MHz时钟时,可达到100kSa/s的通过速率。
通过将控制寄存器的ACQMOD位置1可选择外部采集控制模式。采用外部采集控制模式是为了精确控制采样孔径或独立控制采集和转换时间。由用户分别通过两个写信号脉冲控制采集间隔和开始转换时间,第一个写信号脉冲时将控制寄存器的ACQMOD位置1,开始一个采集间隔。第二个写信号脉冲时将控制寄存器的ACQMOD位置0,结束采集间隔并开始转换。然而,如果在第二个写信号脉冲时将控制寄存器的ACQMOD位置1,则将开始又一个采集间隔。
在第一个写信号脉冲和第二个写信号脉冲时,控制寄存器中的模拟通道选择位必须置相同的值。电源关断模式控制位可以置不同的值。
选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处理器。通过P0.0~P0.7与MAX197的D0~D7相连,既用于输入MAX197的初始化控制字,也用于读取转换结果数据。 用AT89C51单片机的P2.7作片选信号,则MAX197的高位地址为7FH。选择MAX197为软件设置低功耗工作方式,所以置SHDN脚为高电平。本文采用外部基准电压,所以REFDJ接高电平,而REF则接外部输入参考电压。AT89C51单片机的P1.1脚用做判读高、低位数据的选择线,直接与HBEN脚相连。MAX197的INT脚可与AT89C51的INT0相连,以便实现中断,读取转换结果。MAX197只有8个通道,一共要采32路压力值,用8片4选1的模拟开关实现。
在电路中,AGND和DGND应相互独立,各种电源与模拟地之间都用0.1mF电容来消除电源的纹波。
AX197的硬件电路设计如图4所示。

图4 MAX197连接原理图
单片机数据采集程序设计如下:
void scan(uchar channel){ //channel为通道数
uchar conword,low8,high4,i; //定义变量
for(i=0;i《8;i++){
if(i》0)channel=channel》》1;
if(channel1){
conword=0x50+i;
P12=1;
XBYTE[0xE000]=conword; //读取数据
while(P32==1){}
//P12=0;
P13=0;
low8=XBYTE[0xE000]; //低位处理
P13=1;
high4=XBYTE[0xE000]0x0F; //高位处理
SUMX[i]=high4*256+low8; //数据整合
}
}
}
根据系统的要求以及芯片的性能,选择10ms为采样的最小间隔。后面在PC端的程序可调整设定发送间隔,如果发送间隔大于采样间隔,则将采样得到的完整数据取均值后再发送,可以起到滤波的作用。
if(FREQ》=10){ //INTERVAL 设定采样间隔为10ms
FREQ=0;
scanall();
NUM1++;
P16=0;
P17=0;
}
if(NUM1》=INTERVAL){ //interval 即为PC端发送的指令
for(i=0;i《32;i++){ //如果大于10ms则取平均值
if(SUM[i]!=0){
union{
ulong usum;
uchar ustr[4];
} nua;
uchar a;
transfer(i);
SUM[i]=SUM[i]/NUM1;
nua.usum=SUM[i];
a=nua.ustr[2];
transfer(a);
a=nua.ustr[3];
transfer(a);
SUM[i]=0;
}
}
NUM1=0;
NUM2++;
}
串行通信部分

图5 MAX232通信连接原理图
采用MAX232芯片与PC机通信,电路连接如图5所示。
总结
将系统进行实际测试,连续运行14小时正常。该系统已用于水库模型测量实验中,运行良好。将前端传感器更换后,后级系统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另外加入保护电路后更可用于恶劣条件下。系统前级提供4~20mA的电流模拟信号,后级即可工作并将信号输出,通用性较强。
关键词: 详解 美信 MAX197 学习 芯片 A/D 转换 主流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