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乐视的困境是贾跃亭给自己出的难题
在当今的中国市场,要支撑一家千亿市值的公司,最核心的一点是,你能否在一个万亿级行业中,夺得第一名的位置。
以此为标准,乐视过去几年最大的成功,是它在电视机领域所斩获的战绩。
电视机业务,离乐视起家的内容分发能力最近,贾跃亭抓住了智能电视的风口,创造性地发明了新的营销模式,在这个著名的“红海”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目前,乐视超级电视的市场份额领先于所有的对手。
在当今中国,彩电的年销量约1.6亿台,以行业产值计,是手机的1.3倍。毫不夸张地说,乐视在电视机同行中造成的核弹震撼,一点不逊色于三年前小米在手机行业中的效应。
可惜的是,贾跃亭在乐视的王冠上,手忙脚乱地镶上了太多的大小、真假宝石,数以百计、让人眼花缭乱的发布会反倒掩盖了真实的乐视。
四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戏剧性的景象,是因为,贾跃亭的野心不止于电视。
他的现今困局,不在于激进,不在于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德隆,而是他给自己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这个难题,就是乐视所标榜的战略——打造软硬合璧的生态链。

贾跃亭的理想是:“依托全新的互联网生态模式,打破边界、生态化反、蒙眼狂奔,创立互联网生态经济这一全新的经济形态。”
在他的解读中,生态经济具有三大特征:价值重构、共享和全球化,最终由此形成由垂直闭环的生态链和横向开放的生态圈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
这些花俏名词的背后,是一次无比凶险的战略冒险,成则天堂,败则地狱。
在经典的互联网领域,生态链模式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战略,微软、Google、苹果,以及中国的腾讯、阿里,都是生态体系的建设者。然而,在全球范围内,迄今尚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在硬件的意义上实现生态化。
其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一家硬件公司能够垄断技术的迭代,从而控制消费者的购买转移,而硬件互联的技术远未成熟。即便在不远的将来,万物互联成为事实,其中的公司生存及竞合模式,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生态互联不能实现,那么,乐视所有的产业布局,从电视机、手机、汽车、金融——据说最近它还进军地产和智能家居,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孤岛式战场。每个战场上的对手,无论在资本、技术、人才和品牌积累等方面,都大过年轻的乐视好多个级别。

古往今来,大小英雄,皆成于野心,败于野心。
十二岁的乐视,也许还将在悬崖边“蒙眼狂奔”。在中短期的观察中,若它在智能电视市场上能够继续保持优势,那么,公司的核心价值及成长能力仍然存在,剩下的,便只有一个悬念——
贾跃亭能不能解答他给自己出的那个难题,以及,他有没有那样的好运气。
关键词: 乐视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