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电子管OTL耳机放大器

模拟技术 时间:2013-07-12来源:网络

耳机放大器设计目标是:

本电路通过SPICE设计软件优化,采用Mithat F. Konar设计的电子管模型。这种模型与真实情况非常接近,已经开发了一个交互式的程序来确定正确的参数。这是E182CC的结果(红色是模拟曲线,白色是真实曲线):


图1 E182CC SPICE模拟图

这是5814的(ECC82的军用型号):


图2 5814 SPICE模拟图

用SPICE模拟的曲线与真实曲线非常接近,几乎难以区分。真实曲线是用Audiomatica的Sofia vacuum tube curve tracer制作。SPICE电路模拟软件是免费的,有Unix (Berkeley)平台的和Windows (WinSpice)平台的,在Windows 95/NT下也有许多商业软件。[原文编者:一个Windows平台下的图形化的SPICE模拟软件的测试版可以从Interface Technologies/MicroSim下载。]

电路图


图 3a


图 3b


图 3c

在耳机放大器的电路中(图3a,图3b和图3c),增益级使用单端甲类三极管,输出级使用双三极管并联作阴极跟随器。第一个版本使用E82CC/5814,它的声音很靓,但是因为线形不佳而有失真。我用的是JAN Philips的5814,也许用其它管子声音更好,像Mullard或Jan Philips的E82CC/ECC82。每只5814的偏流调至4.42mA,耗散功率3.76W。为了降低失真,阴极电阻上没加旁路电容,形成本地负反馈,你也可以试着加一个 220uF, 16V ELNA电解。

第二个版本使用(我的是RCA 3A5)直热三极管,失真更小,那幼滑的声音只有直热三极管才能做到。3A5必须采用直流供电,如图7所示。第三版采用Jan Philips 6SN7(我现在最喜爱的),虽然声音不及3A5幼滑,但是失真却非常低,低频响应令人瞠目!有时,我在听6SN7时想,高频是不是有所丢失,但这并不是真的。
注意:3A5非常敏感,具有微音效应(如果你摸一下它,耳机会发出‘gong’的一声)。我把3A5装在一个浮动管座上。

在以上三个版本中,输出电子管V2的偏流都是每只26mA(加起来52mA),总功耗6W(2x3W)。仅指使用Mullard或JAN Philips的电子管而言。

1 2 3

关键词: 顶级电子管 OTL耳机 放大器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