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模拟技术 时间:2012-10-17来源:网络
络抑制掉。这样就能使振荡电路在接通电源后,从小到大的建立起振荡,直至AF =1时,振荡幅度定下来。所以AF>1称为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

  利用三极管的非线性或在电路中采用负反馈等措施,即可使振荡电路从AF >1过渡到AF =1,达到稳定振幅的目的。

  如果把振荡电路的维持条件和起振条件结合起来,写作AF≥1,这就是振荡电路的幅度平衡条件。也就是说,要保证振荡电路能够产生并维持等幅振荡,在满足维持条件的同时,还必须满足起振条件。综上所述,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为AF≥1:(;PA +(pf=t:2n-rr(n =0,l,2,3--)o

  在设计振荡电路时,还必须注意以下的特性。

  1输出位准的稳定度

  相对于时间,温度,电源电压的输出位准稳定度。

  2振荡波形失真

  此为正弦波输出的失真率表示。如果为纯粹的正弦波时,失真率成为零。

  在高频率振荡电路中,除了上述特性以外,尚要考虑到在设计时的频率可变范围以及振荡频率范围

  3频率稳定度

  振荡电路特性的良否,是由频率稳定度决定的,此为振荡器的重要特性。关于频率的变动可以用以下数值表示之。

  频率:经过时间的变动

  电源ON后,随着时间的经过,所产生的频率变动。特别是,在热机(warm-up)时的变动最大。

  频率温度系数

  相对于温度变化时的频率变动,用ppm/℃表示。

  频率:电源电压变动

  电源电压变化时的频率变动,用%/V表示。

  我们知道振荡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放大电路、正反馈网络、选频网络和稳幅电路。我们在分析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时,应该先检查电路的各个环节是否完善,其次还要检查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否正确,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然后分析电路是否满足自激振荡条件。只有各个方面都检查确认后,我们再来分析振荡电路的共作原理就会比较容易理解了。

1 2

关键词: 振荡电路 工作原理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