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urbo编码的超宽带系统性能分析

手机与无线通信 时间:2011-08-05来源:网络

2 Turbo编码与解码
图4,图5分别给出了Turbo码编码器和译码器的一般性结构。通常的Turbo码编码器由两个递归系统卷积码(RSC)编码器通过一个交织器并联而成,编码后的校验位经过删余阵,从而产生不同速率的码字。

m.jpg n.jpg


Turbo码的译码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最大后验概率(MAP)算法、Log-MAP算法、SOVA算法以及Max-Log-MAP算法。由香农信息论可知,最优的译码方法是MAP算法。为了降低复杂度而不损失太多的性能,本文采用了Log-MAP算法。

3 仿真结果与讨论
通过Monte Carlo方法仿真基于Turbo信道编码的超宽带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信道模型采用了IEEE802.15.3a的实际室内信道模型CM1~CM4,选择脉冲波形为二次导数的高斯函数:
o.jpg
其参数τ=0.2 ns。选择功率为-30 dBm,周期Tf=50 ns(存在符号间干扰),帧数目Nf=2和△=0.5 ns。选择一帧的信息位为400 b,编码速率为1/2,迭代次数为1~3,LOG-MAP算法译码。Rake接收机使用最大比率合并(MRC)的方法。
图6给出了无编码下信道模型CM1~CM4的误比特率性能,从图可知,误码率性能依次恶化,也验证了CM1~CM4模型的符号间干扰越来越大,时间弥散越来越大。

p.jpg

1 2 3 4

关键词: 性能 分析 系统 宽带 Turbo 编码 基于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