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研究

工控自动化 时间:2011-03-18来源:网络

2.1.2 电容悬浮式多电平逆变电路

在1992年,T.A.Meynard和H.Foch提出了如图3所示结构。它的特点是箝位二极管被箝位电容所代替,直流侧电容不变,其工作原理与二极管箝位式逆变器相似。M电平逆变器可输出M电平相电压,(2M-1)电平的线电压。

图 3 电 容 悬 浮 式 5电 平 逆 变 电 路

Fig.3 Three phases five levels capacitance neutral point clamped converter

这种结构相对于二极管箝位式逆变器的优点是:

1)在电压合成方面,开关状态的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2)由于电容的引进,可通过在同一电平上不同开关的组合,使直流侧电容电压保持均衡;

3)可以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流量,因此可用于高压直流输电。

但是,这种拓扑也有缺点:

1)对于这种结构,M电平的逆变器每个桥臂就需要(M-1)(M-2)/2个电容,再加上直流电源的M-1个电容,大量的电容使得系统成本高且封装不易;

2)控制方法非常复杂,实现起来很困难;

3)存在电容的电压不平衡问题。

2.1.3 电容电压自平衡式逆变器

这种结构是2000年由Peng Fangzheng首次提出的[4],是以电容箝位的半桥结构为基本单元组成的。多级电路是由基本单元按金字塔结构形成的。图4为5电平的电容电压自平衡式逆变器。在图4中,开关器件Sp1,Sp2,Sp3,Sp4,Sn1,Sn2,Sn3,Sn4和二极管Dp1,Dp2,Dp3,Dp4,Dn1,Dn2,Dn3,Dn4用来在输出端输出所需电平,其他开关器件、二极管和电容用于电平箝位以实现单元的自动均压。

图 4 电 容 电 压 自 平 衡 式 5电 平 逆 变 器 单 相 电 路

Fig.4 Five levels self voltage balancing converter

1 2 3 4

关键词: 控制 方法研究 结构 拓扑 变换器 电平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