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各构件设计重点总结
较常见的board lock有两种,一是下料式的hook type,另一是折弯式的kink type,一般反应是hook type尺寸较稳定,插板时也比较不容易将整个PCB孔内的锡膏推出掉落,较受客户欢迎。
Board lock若需分摊应用时的插拔力或其他外力,则其位置就相当重要,设计原则是当外力产生时,board lock能及早分摊大部分的外力,例如当外力作用在housing上,产生一个杠杆效应,支点可能在PCB的前缘,或是在housing的后缘,这时就要考虑清楚,board lock究竟该放在何处,才能分摊掉大部分的外力。当然,board lock与housing间的结合强度要足够,否则后果就是board lock还牢牢的留在原处,但是housing & contact已经被外力推移到破坏。
Board lock可以是独立的五金件,也可以是从铁壳上延伸出来的结构, 若是前者,则常常需要再花心思如何让铁壳与board lock导通,以便让铁壳接地,发挥隔离EMI或是疏通ESD的功能。在docking conn.的设计上,常用车制的nut穿过board lock,housing,shell然后将前缘铆开,达到组合固定以及导通桥梁的功能。 Nut前缘要铆开,局部的应变非常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铆裂的情形,一般采用表面镀锡处理,比较有延展性,同时配合适当的管壁肉厚以及铆合深度,应可避免铆裂的情形。此一铆合用的nut一般又有另一功能,就是提供一个内螺纹供导位用或固定用车件旋转配入,因此在装配该车件时,就有可能将扭力传到nut身上,为避免nut随之旋转,housing必须有机构特征来固定nut以防止其旋转。须确认housing结构够强,不会被nut的旋转扭力破坏,或是顶出新的standoff。
客户图绘制重点
a. 尽量将尺寸图、layout、规格与BOM都放在同一张图面上。
b. 产品尺寸标注,以客户应用需要知道的尺寸为主,不需要标示的就不必多此一举,以免客户拿来作为检验项目,徒增困扰。公差方面,建议斟酌厂内制造能力来标示,不要一味保护自己,标一些大得不合理的公差,以免客户比对尺寸图与layout图,一下就发现worst case无法插板之类的问题。
c. SMT type产品的solder pad建议尺寸,应该考虑当tail长度做到上限时,pad仍比tail多出一个端子材厚的尺寸,才能确保客户看到端子端面理想的填锡效果,pad宽度尺寸的考量亦然。
d. Through hole端子建议的PCB孔径,则大约取端子横断面对角线长度再加个0.3mm。孔与孔之间应该要有0.15mm以上的距离,方足以让trace通过,因此,端子pitch太小则必须在tail处错成多排,以便将PCB孔距加大。
e.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要记得标注板到板的距离,through hole形式的产品要注明适用的板厚范围。
f. BOM中的材质说明不必明确交代是何种铜合金或何种工程塑胶,以免日后因力学问题或阻抗问题须改材料时又要更新版次。
连接器设计check list
a. 客户需求尺寸之满足,包括外观尺寸、stacking height(or board-to-board distance)、wiping distance、长短pin差异、through hole元件的尺寸。
b. 机械与电气规格之确认,包括整体插拔力、端子正向力、LLCR、current rating、耐电压。
c. 产品在PCB上的定位效果。
d. 产品的包装for auto pick and place。
e. 内部结构可靠度审核,
f. 零件间的组合在六个自由度上的限制是否完备可靠。
g. 零件的装配性,导角、预装效果、干涉量、间隙预留。
h. 公母配的stopper。
i. 母端子的活动空间是否足够,会不会有简支梁的问题发生。
j. 母端子前端是否安全的躲在塑胶隔栏内?确认worst case仍不会突出隔栏,以免被顶垮。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