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Linux多磁控管电源控制系统设计

电源与新能源 时间:2008-11-28来源:网络

  图2—1、内核调试流程

  3、基于QT的主芯片控制系统程序设计和从芯片程序设计

  图形用户界面GUI是迄今为止计算机系统中最为成熟的人机交互技术。不同于桌面系统,嵌入式GUI所具备的特点:

  *体积小;*运行时耗用的系统资源小;*上层接口与硬件无关,高度移植;*高度可靠性;

  在开发中,考虑到问题主要集中在图形用户界面对硬件的要求,设计中提供给用户的最终界面是简单的实用性。

  设计中采用挪威TrollTech公司提供的嵌入式开发平台QT/Embedded,做为本设计的软件开发平台。该平台以C++语言作为开发语言,其核心被称作信号与槽的机制。设计中,主芯片主要完成把数据显示在液晶模块上,让用户直观的控制设备的运行状况。同时还要把用户设定的功率发送给从芯片,使从芯片输出功率的波形。利用QT自带类QLCDNumber可以完成此工作,其中继承了显示相关的许多功能。图形控件布局采用类QWidget,时间的计算显示采用类QTimer。通讯模块中采用Linux内核函数cfsetispeed()进行波特率的设定,利用串口重要数据结构体struct termios Opt对串口的校验位,停止位进行相应的设定,达到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目的。图3—1显示主芯片程序设计流程。www.51kaifa.com

  从芯片采用中断方式接收主芯片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对接收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在端口引脚输出波形,波形经过输出电路产生适合大小的功率。同时从芯片不断的接收采集模块采集的电流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再通过串口发送给主芯片,显示在主芯片的液晶模块上,提供给用户监控,并可以对危险信号进行处理。

基于嵌入式Linux的多磁控管电源控制系统设计

  图3—1、主芯片程序流程图

  4、控制系统的软硬联调

  将编写好的主芯片程序应用交叉编译器进行编译,产生二进制代码,应用网络下载到主电路板中。同时把程序所关联的库文件和联结文件通过网络下载到主电路板Linux内核的对应位置并进行相应链接。

  编写好的从芯片程序用编译器编译生成二进制代码,并烧入芯片的Flash中,以使得代码固化在芯片中。

  为了检查设计电路测量和输出的准确性,需要验证给定功率、实际功率、显示的反馈功率之间的大小关系。最后实验显示:给定功率=计算实际功率=显示的反馈功率,证明设计的基于Linux控制系统能准确的运行,设计达到了性能要求。

  5、结语

  设计后的控制系统具有友好的图形操作界面,操作简便、直观。设计采用主、从二芯片的方案达到远程控制的优点,又保障了操作人员操作的安全性。

  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运行稳定,实时性高。软件设计中加入对危险信号的处理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增强、实时性高,将有利于用户及科研机构的使用。

  本文作者创新点:

  1, 采用嵌入式系统的方法设计电源控制系统,具有实时性和稳定性的特性。

  2, 国内对于多磁控管的设计方案较少,本论文提供了一种多磁控管电源控制的设计方案。

1 2 3

关键词: Linux 嵌入式 电源控制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