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是这样“炼”成的 “挑战杯”获奖者获7亿大单

时间:2008-01-18来源:哈工大报

 

    在去年11月的“挑战杯”角逐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学生徐俊可谓是一鸣惊人,由他负责研发的“无油梁长冲程抽油机控制系统”被天津一家企业看中,该校已经与该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未来两年内,该公司将在全国各大油田推广近1000台,每台市场价70万元,总价值达到7亿元,堪称“挑战杯”第一大单。

  
     但因考试提前赶回学校的徐俊,面对这些成绩却显得很淡然。“与结果相比,我更看重的是过程。这次‘挑战杯’给我提供了一个展示空间的舞台,对我今后的科技发明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徐俊的发明被企业看中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在他的发明中渗透了很多创新点,让人觉得很有意思。例如,他把“GPRS”这一流行加前沿的概念引入了自己的研究,建立了抽油机的远程维护系统,一旦遇到故障,该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发出“求救”信息,工程人员通过手机收到该信息后可以及时进行抢修,从而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他的发明还很实用,将该系统装于采用新型结构的抽油机后,载荷大,冲程长,高效节能,抽油杆磨损小,在深层开采油井、稠油井中更具优势。

  
     其实早在大二时,徐俊就进入了罗克韦尔实验室。有着满腔热情的他,抓紧一切时间自学专业知识,并跟着老师做一些项目。这时,他也有机会接触到实验室里各种精良的设备。“没有一流的设备,就做不出高水平的东西。”徐俊后来说。

  
     大三时,高级工程师林景波的一项课题交到了包括徐俊在内的几名本科生手上。关于“无油梁长冲程抽油机”的这项课题非常新,当时国内已经有一种比较完善的结构可以利用,徐俊和他的伙伴们之前都没有接触过油田,因此,他们将重点放在“控制系统”这一强项上。 


     课题组分成了几个小组,组长负责写论文、计划书,每周用PPT作一次汇报。“可能你是负责人,也可能你是参与者,但都离不开团队合作!”作为总负责人的徐俊一直都认为,团队合作很重要,可以使效率提高一大截。

  
     即便如此,出现争执也是难免的。这时,徐俊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对两个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用事实说话”,择优录用,或者将二者进行综合。单个程序做出来了,程序间的对接又成了最让人挠头的事情,很多地方都不匹配,“大家都退一步就好了。”徐俊说。在整个过程中,指导老师林景波也针对方案不断提出修改意见,并不时调一些有能力的、适合这个项目的学生加入进来。 


     在实验室做出模型后,徐俊和他的伙伴们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让外行人进行实际操作,以试验设备的各项性能。经过反复验证,方案和模型都做出来了,大家以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可到了现场却是另外一回事。系统花一上午时间也调试不出来,有时遇到大事故一天不吃饭,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最有挑战性”的是,爬上爬下10多米高的架子,检查传感器的状况。风一吹,带石油的小颗粒迎面扑来,穿着白色衣服的徐俊和他的伙伴们都变成了“黑衣人”。

  
     可即使这样,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面对“零速度换向”等技术难点、工作条件和环境的艰苦,徐俊和他的伙伴们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都牢记着老师的教导——“永远不能说困难”。而在徐俊的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适应的。”那段时间,他一天内要做大大小小的各种事情:做项目、上课、写报告、还要当好一班之长,“安排得满满的”,可就是这样的日子,他竟然挺过了一个多月。有挑战才能有进步。从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到“挑战杯”,徐俊从最初的好奇、头脑“一片空白”到成果不断、思路日益清晰。如今,他只专心于科研,“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情就好。”正读研究生一年级的徐俊有一个很简单的理想,“我想在这两年时间里,想做的事情,想学的事情,都做完了。” 


     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中,徐俊和他的伙伴们研发的“无油梁长冲程抽油机控制系统”最终获得二等奖,虽然无缘大奖,留下些许遗憾,但徐俊更多地将希望寄托在将来,寄托在学弟学妹身上。他告诫学弟学妹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亲手去体验,并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学能力也很重要,大一、大二要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注意平时的积累,到了用的时候就会节省很多时间。“创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要有意识地去钻研一些东西。徐俊还笑着告诉记者,以前他只看一些技术方面的书,如今他也看起了文学、历史方面的书籍。像“挑战杯”等大赛很看重写作能力,“学工科的同样能把文章写得很漂亮。”

关键词: 发明 挑战杯 获奖 合作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请文明上网,做现代文明人
验证码: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