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被黑化”:如何成为网络泄密催化剂?

智能计算 时间:2018-03-23来源:OFweek人工智能网

编者按:人工智能助力政治操纵民意?

  这周伊始,Facebook陷入了舆论漩涡。

  让它摊上大事的是2016年美国竞选过程中用户的信息泄露。众所周知,在全民参与政治的地方,政治从来都不是小事,而这一场信息泄露,或可堪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竞选作弊。

  单是泄露,何来“作弊”一说?

  假如你是社会精英,特别讨厌民主党向富人不断提高税收的政策,而在这方面共和党则较为宽松,假设当你收到“希拉里上任后将向富人征收重税”这样的信息,心里会有怎样的嘀咕?再假如,你是一个民企老板,生产日化产品,当接收到“无论逆差,希拉里上任后仍将持续高度开放的贸易政策”后,是否会心里“咯噔”一下?

  自广告业诞生以来,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假如给到你的信息不停重复,到最后就可以不需考虑它的真假,而是深深刻上它的“烙印”,如同著名的戈培尔效应“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成为真”一样。

  其实,并非像弹窗广告所宣传的那样,希拉里没有向富人征收重税的打算,也没有想毫无根据的保持高度开放的贸易政策。但因为你不停接收到这样的信息,不经意间你已经被它们说服,可能已然忘记自己对她的某些政策还是持肯定态度。

  广告所利用的,正是人的心理。人的本能对于给自己带来不安全感的负面信息更加敏感,所以本性趋利避害。所以,最终做出的往往是对自己更安全,而不是看上去更正确的选择。这是抓住了民众这一心里“弊病”,人工智能可以对社交网络上的用户数据进行“画像”,从而精准投放政治广告,最终达到影响竞选结果的目的。

  无论如何,5000万用户信息泄露已成实锤,而Facebook在其中所扮演的最不光彩的角色即通过其平台,让大数据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被别有用心的利用,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最新消息是,公司CEO扎克伯格首次在其Facebook个人页面上发表声明,承认错误,详细描述了 Cambridge Analytica(简称CA,川普团队的数据助选公司)事件发生的过程,并说明了应对措施。而在早些时候,Facebook暂停了CA在其社交媒体平台购买广告和管理页面的权限。

  本次声明之前,扎克伯格一直对此事保持沉默,被外界批评是“鸵鸟心态”。这位引领了这个时代最大科技公司之一的掌舵者,其迅速成功的秘诀与对科技的狂热崇拜密不可分,在所有公开场合的演说中,都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21世纪智能科技充满信心,不仅是基于其所能改变的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

  但这件事却成为政治遇上智能科技后的反面教材。虽然煽动民众情绪达成某种政治诉求是政治从业者的惯用伎俩,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却让这些伎俩变得更富传播效率。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说,颇为吊诡的是,Facebook正在被“吊打”,而此事核心当事人特朗普却似乎还未受到影响。如此事态能够明显说明的是,人们对于政治阴谋的熟视无睹,以及对于科技助推的反应过敏。

  谷歌利用“操纵建议”影响民意?

  无独有偶,一边是数据泄露,一边又是操纵建议。

  据外媒Bleeping Computer报道,一个美国学术团队最近发现了谷歌搜索上的大漏洞。其报道称,每200个网页自动填充建议中,就有一个带毒,它会帮助黑产将流量引到误导性网站、恶意病毒,或其他恶意内容上。同时,这也是安全人员发现的最新黑帽子搜索引擎优化(BHSEO)技术之一。

  该团队指出,他们发现了多家提供类似服务的公司,而这些公司使坏一般分两步,先用病毒感染网页自动填充建议,随后再用病毒入侵搜索结果列表。

  “操纵建议”并非新近概念,同样是在美国竞选期间,谷歌被爆利用自身的“关键词自动完成功能”提升希拉里正面搜索关键词建议,从而操纵美国大选的舆论和投票。

  当时为了搞清楚谷歌为何可能屏蔽对某些人的负面搜索关键词建议,美国心理学家爱普斯坦启动了一项在线试验,共有来自美国44个州的300个人参加,目的是了解他们对待负面搜索关键词建议的态度是否与对待正面和中立搜索关键词建议的态度有区别。结果显示,用户点击负面关键词搜索建议的频次要比预料中的频次高一倍,而且对于摇摆中人来说,尤其依赖于负面关键词搜索建议。

  据相关评估,谷歌公司以这种方式可以改变80万到320万张选票。

  后记

  对于Facebook和谷歌搜索来说,运营模式的根基显而易见,获取用户数据,分析并精准投放,并将这些数据开放给第三方。作为信息科技企业的生存基础,这样的运作方式并不违法。但因为数据处理的非公开透明,让人们对科技公司的安全性打上了极大的问号,甚至对互联网巨头的忌惮超过了黑客和钓鱼软件。

  而当这些漏洞被政治利用后,就更加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了。在很多民众看来,政治有其“丑陋”的本质属性,而科技是美好的,正如科技从业者所宣传的那样。所以,当象征着未来科技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充当了政治弊病的“加速催化剂”,“被利用的科学”这个话题就非常值得探讨了。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请文明上网,做现代文明人
验证码:
查看电脑版